本溪生态立市 聚力绿色发展
近年来,本溪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紧紧抓住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在尽享森林生态价值同时,推动绿色经济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76.31%,是我省唯一森林覆盖率超七成的城市,林下经济规模达到300万亩。
本溪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休养生息,森林碳汇、涵养水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建立守绿护绿长效机制。2020年,本溪市作为全省首批林长制工作试点单位,率先探索建立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长效机制和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制定总林长令、林长会议、网格化管理等系列制度。2021年,桓仁满族自治县在全省率先应用林长制智慧管控平台,对森林资源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动态监管,实现移动巡林管护、巡护轨迹记录、事件上报、大数据实时展示等“一网统管”目标。
同时,本溪市积极发展绿色经济,转变林业产业增长方式,由提供木材产品为主向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初步构建了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如今,已逐步形成以林下参为主的林下中药材、以红松为主的干坚果等林业七大主导产业,林下药材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分别达到100万亩和145万亩,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近年来,本溪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目前,依托国有林场,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已逐步建起由关门山、汤沟、老边沟等20多个森林旅游景点组成的贯通东西、覆盖全域的森林旅游景观带,总面积达到160万亩,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守好森林“聚宝盆”
端起生态“金饭碗”
初夏时节,行驶在本溪城乡,迎接和陪伴你的都是连绵不绝的绿。有的是整齐的人工林,有的是略显随意的天然林,它们安安静静,带给人恬静和滋养。此时的绿还是淡绿色,暖暖的、嫩嫩的、柔柔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这无边的绿色将逐渐变深变浓……漫山遍野的绿色森林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美丽和心情的舒适,它们还带给本溪人更多生态安全和物质财富。
本溪作为我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让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休养生息,森林碳汇、涵养水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本溪市更是紧紧抓住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尽享森林生态价值的同时,不断放大其产业价值,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由提供木材产品为主向提供生态产品为主转变,初步构建了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具有多重效益和价值;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森林是大自然馈赠给本溪的“聚宝盆”,本溪人用自己的实践端起了这个生态“金饭碗”。
绿色生态环境提升稻米品质。
野山参的故事告诉我们——
森林是绿色水库,也是绿色金库
在桓仁满族自治县,野山参的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年销售额50多亿元,占全县林业总产值的47.7%。桓仁野山参为什么成了致富村民的“小金人”?那是因为野山参要求合适的温度、湿度、坡度和土壤,桓仁县不仅拥有北纬41度、海拔1000米至1200米的原始阔叶林,拥有大量的上层腐殖土、下层沙土的山坡地,还拥有辽宁省最大的浑江水库,调节了全地区的湿度和温度。经过15年到25年纯生态的自然养育,桓仁野山参参体灵秀,五形俱佳,充满野性灵气;桓仁野山参体态精悍强健,质实玲珑,须长弯绕,市场上的价格相当高。
枫林谷飞瀑景观。
红松果的故事告诉我们——
用活生态资源,就可挖掘“无穷宝藏”
每年金秋,桓仁县木盂子地区就到了红松子成熟的季节。1.2万公顷红松林硕果累累,高挂枝头。在大山里长大的村民,脚蹬“猫爪子”,腰系安全绳,手持六七米长、前端带钩的钢管,敏捷地爬上枝头,逐个钩挂,一颗颗饱满的松塔应声落地,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篮子。按平均每塔150粒松子计算,一颗松塔就能卖出七八元钱。
2019年,桓仁县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松子场地、库房、气调库等,还新建了多家松子加工厂,采摘的松子在深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在木盂子镇1万多名农民中,有一半的农民从事松子相关产业,每年松子交易量达500万公斤左右。
秋季关门山枫叶如丹。
枫林谷的故事告诉我们——
走生态发展之路,不砍树也能致富
山脊沟谷,崖壁石缝,到处都生长着树。枫林谷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75%,是国有林场转型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天然林禁伐以后,本溪市的国有林场整合为27个,功能定位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为以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以利用森林资源获取利益为主转为以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在桓仁县,原来靠砍树为生的8个国有林场凑在一起,合股筹集启动资金2400万元,选择枫树资源丰富、景观集中、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的和平林场作为载体发展观光林业。2013年开园至2021年末,枫林谷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收入7000多万元。此外,还带动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据统计,和平村现有农家院52户,依托森林旅游,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
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林场的森林木耳种植示范园。
坐拥如此青山绿水,本溪市将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优先理念,持续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全局观念,科学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生态产业项目群,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打造全产业链条,深入挖掘和激发生态资源市场潜能,写就“四库”美好篇章。
链接
近年来,本溪市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林下参为主的林下中药材、以红松子为主的干坚果等林业七大主导产业,林下药材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分别达到了100万亩、145万亩,全市林下经济总量达到300万亩。全市发展涉林企业3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8家,组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20个,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225个、家庭林场95个,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场景正在本溪大地呈现。
到景区旅游的人用手机拍下美景。
本溪市依托国有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功能区。目前,已逐步谋划并形成了由关门山、铁刹山、汤沟、老边沟、大石湖、枫林谷、五女山、大冰沟等20多个森林旅游景点组成的贯通东西、覆盖全域的森林旅游景观带,总面积达到160万亩,探索走出一条“林业兴、生态美”“不砍树也致富”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