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一抹圣洁的白
记忆中那一抹圣洁的白
□ 作者 卢 宁
车辆驰骋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车窗外群山环绕、目及之处绿色充盈,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给予本溪这座山城的恩宠。沉浸于漫山遍野的绿色之中,自己仿佛也变成这自然山水画中的一景。
很快,关门山大峡谷就到了。下车随游客移步园区,前行不久,就见前方不少游客驻足于一株植物前,或窃窃私语,或凝神拍照,心中猜想究竟会是怎样的美景让人这般恋恋不舍。于是赶忙上前,只见在“绿幕”的映衬下,一抹耀眼的白绽放期间,如此圣洁、高雅,我不禁一阵欣喜。走近人群,只听游客们低声议论:“这花如此美丽,不知何名?”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竟脱口而出“这是天女木兰!”
天女木兰于我而言有特殊的情结。十年前,当时作为园林专业大二学生的我,在植物学户外实习课中,跟随老师“游园识树”,正当枯燥无味之时,忽闻一阵芬芳,一行人在一座宿舍楼前停下脚步,顺着老师指尖的方向望去,一棵树干笔直光滑、叶子翠绿肥厚、花朵洁白冷艳的植物出现在眼前,宛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大家纷纷赞叹她的天生丽质,又沉醉于她沁人心脾的香气,知其名曰:天女木兰,便更是感慨“花如其名”。
好奇心作祟,遂上网搜罗关于天女木兰的信息,方得知,天女木兰是中国东北地区惟一的野生木兰属植物,系太古第四纪冰川期幸存的珍稀名贵木本花卉,拥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属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此后,每每路过那株天女木兰,我都会驻足观赏,走过春夏秋冬,又过寒来暑往,仿佛每个或高兴、或忧伤、或期盼、或失落的日子都融入了天女木兰的芬芳。每逢初夏六月,我都会细数日子,期盼天女木兰花开。看着那花从含苞待放、半开半闭到全然绽放,既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亦感慨生命轮回的玄妙。就这样,在期盼中涤荡心灵,在感怀中收获成长。此后,那一抹圣洁的白,那一缕醉人的香,便留存于记忆中。
天女木兰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适生于阴坡和湿润山谷。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正是这温润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天女木兰不温不燥的性格和温婉动人的外部形态。天女木兰对生长环境的选择极为严苛,一旦环境遭受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致消逝,这内心的“高傲不羁”与外表的“温婉动人”却又有几分相左,不免让人心生“外柔内刚”的赞赏,又徒添几许“造化弄人”的喟叹。
天女木兰花向下生长,向上开放,尽显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优秀品行。天女木兰在阴暗处默默生长,从不炫耀自己,汲取天地灵气涵养枝干,只为那一季的圣洁绽放。内敛含蓄的个性赋予天女木兰深藏不露的魅力,我想,这便是“天女”两字的深层意义之所在。如人一般,纵有万般姿色,若少了深入骨髓的内涵做支撑,美名终难长久。也正是天女木兰的“内外兼修”,才成为辽宁舰舰徽上唯一的那朵花,载着勤劳质朴、奋发昂扬的辽宁精神驶向广袤大海。
正是我与天女木兰的不解之缘,将我带到了天女木兰的“发源地”——辽宁本溪。据载,1985 年,科研人员首次于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发现这一稀世花种,引起国内外震动,天女木兰方走出“深闺”被人们知晓,作为天女木兰的“故乡”,本溪市也将天女木兰定为市花。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阔别大学校园十年,再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回眸往事,捧一掬记忆,问经年几许,那一抹圣洁的白犹在……相信,那株天女木兰定如我一般附着生命雕刻的痕迹,悠然绽放,我亦感悟生命的际遇,遥问:“那株天女木兰,你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