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首页 >互动交流>业务知识库>详细内容

大叶芹栽培技术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13 14:17:24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叶芹(Pimpine brachycarpa),又叫短果茴芹、假茴芹,为伞形科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的山区林下、灌木丛中、山沟湿地或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其嫩茎叶可供食用,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山区农民常采集的野菜,也是城镇居民青睬的山珍野味,市场供不应求.
一、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1、形态特征
大叶芹株高5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粗,地上茎直立,单一,具棱条,叶片较薄,通常三出,复伞形花序,顶生,通常单下,花5瓣,白色,黑褐色双悬果,近`圆形,花期7-8月份,果期8-9月份。
2、生长习性
大叶芹浅根,多须根,且具有跳根性,一般在0.4—0.6郁闭度的林下生长旺盛,且易连片生长,根部延伸能力极强,在腐殖质含量多的壤土中,一棵植株3年就可窜根方圆100多厘米,形成大叶芹植物群落。大叶芹喜欢气候凉爽和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半阴地生长,常生长于高山混杂的阔叶林下、灌木丛中、山坡草地、山沟湿地,在海拔800米高山上生长良好,对温度敏感性强,忌阳光直射,可见大叶芹喜肥,并要有半透光的生长条件。如土壤渗透性差、排水不畅,在积水环境下易发生病害。
二、栽培技术
(1)选地及整地
土壤选择土质疏松和腐殖质高的土壤,整好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发酵好的猪粪2000-3000公斤再做床。
(2)采根采种
 大叶芹主根茎在地表浅层,容易挖取。根茎挖出后,连同携带的泥土收集起来。不要把根部附着的泥土去净,以利根芽的成活和持续发育。将丛状根掰成单根,进行人工分根栽植。
大叶芹种子在7月份前后即可成熟,届时将小球果采摘装入容器中,待小球果干透用手一搓,种子便散落出来,放在阴凉地方凉干贮藏。
当温度降到-15℃以下时,将种子倒入清水浸泡大约24小时左右,用含水量65%的细沙拌种子,沙子与种子比例为1:1,拌均后再进行冷冻,等到第二年3月末4月初取出种子进行催芽,温度10-20℃条件下自然催芽,当看到在约有30%左右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一般每亩用拌好种子30公斤。
(3)播种、埋根
 播种前要先做畦床,畦床宽100厘米,高5厘米。做畦床前要先施腐熟的猪圈粪,每公顷75000千克,并翻入畦床下20厘米,灌足底水。无论暖室内外播种都可参照这种作法。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早播早得利。园田播种在封冻前任意时间都可。
  在畦床面横向每隔10厘米条播下种,用细筛覆盖山地棕色森林土1厘米,轻轻压实。大叶芹不宜撒播,因叶大、根繁能力强,管理费工且浪费水肥。条播既有利管理,又有利采收。
  埋根在畦床面横向开l深8-12厘米小沟,将原根直立,埋到原根地表根迹,似露非露,用脚踩实即可。株距以10—12厘米为宜。
(4)田间管理
一般遇到天旱,床面要及时浇水,因大叶芹出苗持续时间长,约20-25天,所以土壤必须湿润。当有80%大叶芹出苗露土,在傍晚揭开覆盖稻草,出苗后进行浇水、除草,建好遮阴网架,盖上遮阴物,其中间高度不低于2.5 米,两侧不低于1.5米。除草在禾本科杂草两叶一心时用拿扑净做茎叶处理,后期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除草,不能造成草荒。
(5)温室和冷棚栽培方式
采用棚内种子直播或移栽。密度为每平方米栽400-500棵苗或根,将苗或根均匀摆在床沟内,再盖上山皮土,覆土必须过筛,最好用刺槐或秋树下黑土(腐殖土),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温室最适宜温度18-22℃,不低于5℃,低于5℃大叶芹停止生长,当室内温度达到20℃左右时,温室上面要挂遮阴网,避免强光照射,这样可以延迟大叶芹肥壮色浓,在新年、春节期间或早春上市,,提高收获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采收加工
当年播种苗,当年不要采收,等第二年幼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可采收,采收时用刀近地面割收。如做留种田,只能收两茬,如只做商品菜生产田,可收三茬,然后使其转向生殖生长,植株梗变硬老化,并分蘖出新株,以利提高下一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