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lyhcyj-2025-00028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持续推进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提案》(第4062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5年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 成文日期: | 2025-05-1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持续推进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提案》(第4062号)答复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明确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
(一)把握发展契机,以林下经济助力产业振兴
紧紧抓住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生态立市战略,前瞻性地谋划本溪市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置于突出位置。积极探寻契合辽东地域森林资源特色的“两山”转化实践路径,全力推动我市林下经济产业迈向新高度。致力于打造一批规模宏大、效益显著、带动能力强劲的林业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引领林业产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动林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繁荣与百姓富裕的有机统一。预计到2030年,达成林业产业更加兴旺发达、林农收入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和林产品日益丰富的发展目标。
(二)强化政策协同,为林下经济发展赋能
一方面,做好省、市各类林下经济相关工作方案及政策规定的衔接工作,如《辽宁省林下山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5年)》《本溪市人参产业发展条例》以及正在制定的《辽宁省林下参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确保政策衔接紧密、执行有力。另一方面,协调好现有林下经济相关工作专班,像“本溪市推进林下山参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本溪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等。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各方面的组织、协调、调度与指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动《辽宁省林下参炮制规范》的修订工作,全力助推全市林下经济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二、编制储备项目,加快推进精准招商
(一)深耕品牌建设,精心编制项目
持续推进林产品品牌建设,依托桓仁山参产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本溪林下参”“桓仁山参”等品牌的影响力。围绕全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精心组织开展项目包装及招商引资工作。2024-2025年连续两年在桓仁县实施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成功争取项目资金422万元。该项目集中连片打造辽五味、人参(西洋参)等道地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区(生产基地),辐射带动辽五味、人参(西洋参)、苍术、沙参等中药材种植区域发展。
(二)聚焦多元渠道,推进精准招商
一是完善和掌握在外发展的溪商信息,借助各级行业协会的力量,围绕生物医药及健康、绿色食品等林业相关产业,大力开展平台招商活动。二是紧盯国内龙头企业,加大对林下参等林业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点对点产业链招商。三是依托我市从事外贸的企业,搭建向境外延伸的外资企业引进通道,重点引进以桓仁山参为主的药材精深加工和药食同源项目。
三、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种子种苗繁育
一是加强林下参种质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林下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加大林下参种源基地建设力度,推动林下山参良种繁育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025年,全市计划建设育种基地50亩,进一步完善种源基地基础配套设施。二是积极探索林下参锈病防治和轮作技术。充分借助省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及项目资金优势,主动与林下参种植企业开展合作,深入研究林下参病害和轮作技术,积极探寻林下参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构建规范化的林下参等林下经济种植体系,着力提升林下参等林下经济种植的管理技术水平。三是推进实施中药材种苗基地项目。2023-2024年连续两年在本溪县、桓仁县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争取省级资金80万元,持续推动我市优良道地药材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工作。2025年,计划继续在本溪县和桓仁县实施该项目。
四、依托现有优势,推进品种规模种植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一园两区”的发展格局,即以桓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本溪县、桓仁县两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为主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桓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年累计完成投资19.05亿元。2024年,本溪县、桓仁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86亿元、3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11.1%。围绕桓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以及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谋划并加快实施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2024年,24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23亿元,已完成投资5.28亿元。4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0.6%,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
下一步,我们将以林权改革为契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通过互换、转让、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引导小农户以多种形式联合开展生产,推广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加强东北林权交易中心建设,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林权的渠道,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法依规参与林权流转和林业投资经营。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打造一批高品质林业产业基地。
五、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优质品牌创建
(一)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切实落实各项政策,争取省级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先进设备补助、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新晋龙头企业奖励等各类资金1263.3万元,惠及我市14家企业。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8家,其中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为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成功助力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有限公司晋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辽宁参中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涉及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的有31家,占总数的22.46%,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政策扶持助推品牌升级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名特优新产品认证,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续展的企业给予奖励性补贴。截至目前,已向11家企业发放奖励性补贴4.5万元,并对我市7个绿色食品减免审核费等共计5.399万元,助力我市农业品牌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未来,继续充分发挥“本溪林下参”“桓仁山参”等品牌效应,借助国家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优势产业,引领林农参与林下产业种植经营,实现产业发展与林农增收的良性循环。
六、突出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一)聚焦品质品牌,推动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桓仁山参质量,由市政府牵头实施“桓仁山参”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计划。二是桓仁县政府设立300-500万元特色农产品扶持资金,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市场,培育2-3个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者,全力打造“桓仁山参”的品牌形象。
(二)加大培育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
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全市共培育各类农产品品牌52个。其中,国家区域公用品牌1个(桓仁山参)、辽宁省区域公用品牌6个(桓仁山参、桓仁大米、桓仁冰酒、桓仁蜂蜜、桓仁大榛子、连山关刺五加),辽宁省知名农产品品牌15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食品4个、地理标志产品5个(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桓仁京租大米、本溪软枣猕猴桃、本溪蜂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
(三)强化宣传推介,拓宽产销渠道
一是持续加强产销对接工作。通过开展本溪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高校”推介活动,会同盛京银行本溪分行举办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山城”为主题的庆丰收活动,制作本溪农业宣传片,录制本溪特色品牌农产品春节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促进我市品牌农产品的传播与销售。二是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工作。组织我市40余家农产品企业的200余个农产品参加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等国内知名农业会展平台,助力我市相关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全力塑造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4月14日